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

問路






每當大家在陌生地方迷路時,
總會覺得徬徨無助,一片茫然 …
左顧右盼,打量身邊,

看看誰個較和善,較地道的路人來「問路」。
有時, 幸運地遇到的路人, 老神在在,
熱誠殷勤的態度,令你感動非常!
但有時, 郤「問道於盲」, 
被問者原來也是外地人, 確實不知路,
也有因雙方語言不通而不得要領,
彼此笑笑, 道謝而過 …




記憶所及,古詩中,
都有描寫問路者的徬徨無助,悵然若失,
與被問者的成竹在胸,瀟灑從容,

互相對比意境的,有如下例子:


《尋隱者不遇》 賈島 (唐)
松下問童子  言師採藥去
只在此山中  雲深不知處



《清明》 杜牧 (唐)
清明時節雨紛紛   路上行人欲斷魂
借問酒家何處去   牧童遙指杏花村



《無題》 王安石 (宋)
雲從鐘山來   郤入鐘山去
借問山中人   雲今在何處
雲從無心來   還向無心去
無心無處尋   莫覓無心處





相信當大家找到目的地那一刻,
都會體驗過那種歡喜雀躍的心情,
人生許多場合也不是這樣子嗎,

不只是「問路」而已,也包括「訪道」吧!

且看以下的詩句:



《絕句》 夏元鼎 (宋)
崆峒訪道至湘湖    萬卷詩書看轉愚
踏破鐵鞋無覓處    得來全不費工夫





古時行軍,於夜間潛入某處時,會先以「投石問路」,
即是先投以石子,試看有無反應,藉此探測情況。
後來,更以此用作比喻進行試探,
可看看如下一個有趣的例子 :

理髮店正忙,一男子進門就問 :「還要等多久?」 

理髮師回答:「大概兩小時。」

男子即離去 …


接下來一星期,該男子每天都在店裡最忙時出現,

一聽見 …… 要等二至三個小時,掉頭就走。

理髮師覺得奇怪,叫小學徒尾隨男子,

看他最後去何處理髮。

小學徒不久跑回店裡,告知理髮師:

「那男的 ……離開這裡 ……去了你家,開門的是你老婆!」




每當遇到十字路口, 要記得會「問路」。
每當遇到人生的十字路口,要做抉擇時,
更要記得會「問道」(訪道) 。
每當遇到前景不明朗,也要記得會「投石問路」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